【新华企业资讯6月28日】6月27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4海丝港口合作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邢佩旭以“志合越山海 聚力共前行——关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港航枢纽的思考”为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图为邢佩旭发表主旨演讲
他表示,港口是服务性、先导性、战略性基础资源,港航业的全方位合作、港航服务能级和韧性的提升、港航枢纽功能的创新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时代要求高度契合。“同时我们应注意到,全球大宗物资进出口主要依赖海运,2023年散货海运贸易量占全球的64%,但供需两端地理集中度高,运输通道单一,一旦供应链体系出现堵链、阻链、掉链甚至断链,全球经贸损失不可估量。突发性地缘政治事件更是牵动着整个港航界的神经,运输成本大幅增加的同时也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的正常运转。由此可见,提升港航服务能级和韧性已成为重中之重。”
同时他指出,如果说服务韧性是应对突发事件的“硬实力”,港航枢纽功能则是综合“软实力”的直接体现。其中加快构建沿海港口、内河、航运、铁路等为主的高效立体联动发展格局尤为重要。
在此基础上,邢佩旭就共建“一带一路”港航枢纽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首先,在港航基础设施上要突出“通”,在多种交通方式融合上要强化“联”。一要畅通供应链,以提升韧性为目标,在国际贸易主通道上完善多式联运立体物流网络,提升海铁联运功能,打造稳定畅通的港航物流供应链;二要聚焦补短板,加强全球港航资源高效配置,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日益增长的货运需求;三要追求强合作,建立区域港口一体化合作纽带,推动港航资源高效共享和互补。
其次,在“新”上借力,用科技创新为服务能级更高赋能;在“质”上发力,用智慧绿色技术为发展质效更优护航。依托“科技创新”基础,大力推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港航业深度融合,提速港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进程,提高港口全要素生产率;坚持“绿色生态”底线,扩大新能源设备在港口的应用范围,构建“风、光、储、氢、氨、甲醇”一体化多能互补的交能融合体系;履行“开放共享”使命,要加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在优势技术、解决方案、标准规范等方面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动提升全球港航业发展能级和质效。
同时,用增值化的服务“拓”市场客户,用精细化的服务“延”业务链条。港航业要紧跟市场供需新变化,延伸物流服务链条;强化上下游业务链延展的能力,赋能传统制造企业和贸易企业转型。
此外,突破的关键是在资源要素的“融”与业态模式的“合”上做文章。港口运营商、航运商、物流商、贸易商、金融机构等要加强协同,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协调机制和合作模式,实现全球港航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提高港航生态圈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适应性,提升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在生产制造、商贸物流、航运服务、邮轮旅游、金融信息等产业中,发挥港航枢纽资源配置优势,打造多元化港航服务体系和现代化临港产业体系,为国际经贸合作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