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牵动全国14亿人民的心。广汽集团作为国有汽车集团的一员,决定借助制造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转产口罩设备,帮助缓解防护救援物资的紧缺,为抗疫前线贡献一份力量。
2月6日,广汽集团曾庆洪董事长带队前往东莞口罩生产商调研,2月11日,广汽第一台口罩生产样机调试完毕。2月12日,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副总经理黄永生一行前往广汽零部件技术中心调研口罩生产事宜,并明确表态,将全力协助广汽零部件口罩生产。2月20日,广汽集团正式开始自制口罩的批量生产,5条生产线同时开启,日产能达到25万。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广汽人直面挑战、敢想敢干,顺利实现口罩转产。
“尚芳,集团现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口罩,为尽快达成目标产能,需要增派力量,你先带几名骨干员工与技术中心袁昊博部长汇合,一起前往现地支援,并视现场情况,增派人手,有多少,派多少……”“明白,我们马上落实。”2月20日这天下午,接到要增援广汽零部件口罩生产设备调试任务的林尚芳目光灼灼、语气铿锵。
一番思索之后,他在脑海中迅速列出最合适的小组成员的名单,并接连打出好几个电话,虽然电话那头的对象不同,对话内容却出奇地一致。
“小袁,你准备一下工服、工具,我们去广汽零部件……”
“收到!”
“阿平,你准备一下工服、工具,我们去广汽零部件……”
“收到!”
“阿堃,你支援的那边已稳定了,报备一下,回来,另一个地方需要你……”
“收到!”
没有过多的言语和丝毫的犹豫,一支由系长级及以上骨干组成的支援广汽零部件口罩生产设备调试先遣队就这样迅速组建起来。
袁昊博部长此前已经统筹过支援口罩厂的项目,对于项目可能面临的课题和解决策略了然于胸,而张伟堃自2月9日起就一直奋战在口罩生产线上,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一次,面对陌生却又无比熟悉的新战场,他们义无反顾、信心满满地再次出征。
登记、测体温、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帽、整理口罩、接受风帘洗礼,先遣队来到广汽零部件口罩生产无尘车间,这里,将是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战场。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产复工保卫战中,支援团队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到达现场后立即与现场负责人了解情况。
因为人手有限,难以额外抽调人员专门协助先遣队的工作,面对一台台陌生的机器,怎么办?自己摸索!简单的交流之后,团队成员立刻进行了周密的分工,充分利用专业技术知识,通过观察已投产的样机的运作,记录设备动作流程,分析动作先后逻辑,打量、触摸、感知,冰冷的机器在他们看来,也一样有温情、可感知。
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从送料机构、折边机构、焊接模块等一步步通气、确认、通电测试,调试工作迅速紧张有序地开展起来。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实操经验,在没有图纸可循、没有人员可询的情况下,团队成员通过跟线排查,还及时发现设备出厂前电气配线错误的问题,防止了元件烧毁、动作错乱的潜在风险。
口罩生产的设备在不断地生产和调试中,为了加快进度确保产能,在紧张有序的调试过程中,广汽零部件提出希望能继续增派一支队伍进行设备调试,同时派员支援设备零件加工。
“目前,广汽传祺已经复产,我想办法协调再组一支队过来,另外我们可以晚上继续工作,晚些走,兄弟们可以的。”在接到需求后,林尚芳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员召集。
2月22日,两个支援小组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一早便到达支援现场。有了第一天的设备调试经验,第二小组经过培训后,快速进入状态。两个小组齐发力,开始新一轮的设备的安装、调试。